这堂课,你我都是忠实的听众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召开会议,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
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10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11月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这堂课,全国人民都是忠实的听众。
会议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据新华睿思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12:00,会议相关信息的传播仍然保持上涨的趋势,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量超过百万条。
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全国范围的学习热潮也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这堂课,全国人民都是忠实的听众。
从“中国之制”看“中国之治”
在近两万字的《决定》中,“制度”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了222次。此外,“完善”129次、“社会”128次、“坚持”120次、“体系”116次、“健全”100次、“人民”99次、“发展”95次、“国家”94次……《决定》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这些高频词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
(数据来源: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 文章来源:来源:新华网)